-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06 点击次数:93 2025-06-21 15:34·星奥日记
作为古人记录时间与构建宇宙观的重要工具,天干地支不仅承载着纪年、纪日的功能,更与阴阳属性形成了精妙的对应关系。
一、天干:十位符号里的阴阳密码天干共有十个符号,即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相传其由黄帝时期的大挠氏发明,与十二地支配合形成了干支纪年、纪日法。在阴阳学说的框架下,天干以奇偶位为基准,被清晰划分为阳干与阴干两类:
阳干:位于奇数位的天干,象征着阳性的能量与特质,包括甲(第 1 位)、丙(第 3 位)、戊(第 5 位)、庚(第 7 位)、壬(第 9 位)。在古人眼中,阳干代表着主动、刚健、外在的属性,如同太阳的光芒,充满创造力与驱动力。
阴干:处于偶数位的天干,蕴含着阴性的气质与特征,分别是乙(第 2 位)、丁(第 4 位)、己(第 6 位)、辛(第 8 位)、癸(第 10 位)。阴干象征着被动、柔和、内在的力量,恰似月亮的皎洁,体现出包容与收敛的特性。
例如,甲为阳干之首,如同春天万物萌发的初始力量;乙为阴干之始,则似嫩芽破土时的柔韧姿态,二者共同构成了事物从萌生到成长的阴阳两面。
二、地支:十二符号中的阴阳镜像地支由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个符号组成,古人用其计算年月与时日。与天干类似,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以奇偶位为依据,分为阳支与阴支:
阳支:奇数位的地支展现出阳刚的特质,包括子(第 1 位)、寅(第 3 位)、辰(第 5 位)、午(第 7 位)、申(第 9 位)、戌(第 11 位)。阳支常与动态、外向的事物相关联,如子时虽为深夜,却蕴含着阳气始生的微妙变化;寅时对应黎明,象征着阳气逐渐升腾的过程。
阴支:偶数位的地支则呈现出阴柔的属性,有丑(第 2 位)、卯(第 4 位)、巳(第 6 位)、未(第 8 位)、酉(第 10 位)、亥(第 12 位)。阴支多与静态、内敛的状态相呼应,例如丑时是夜深人静之时,阴气最为深沉;卯时为日出之际,却仍带有一丝清晨的静谧与柔和。
地支的阴阳划分与自然节律紧密相连。以午未为例,午为阳支,对应正午时分,太阳高悬,阳气达到顶峰;未为阴支,接于午后,阳气渐敛,阴气始萌,生动体现了阴阳交替的自然规律。
在时间维度上,天干地支的阴阳组合形成了干支纪年、纪日的循环体系。如阳干配阳支(甲子、丙寅等)、阴干配阴支(乙丑、丁卯等),体现了阴阳相合的规律,仿佛时光长河中阴阳能量的交织共舞。
在事物关联上,古人将天干地支与五行、方位、季节等元素相结合,进一步拓展了其象征意义。例如,甲属阳干,对应东方与春季,象征着万物复苏的阳气;乙属阴干,亦与东方、春季相关,却更侧重事物初生时的细腻状态。这种关联使得天干地支成为古人解读自然与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。
图片
“阴和阳合”:万物生长的底层代码一、“阴和阳合”:万物生长的底层代码
“阴和阳合”是指阴阳只有处于相互和合的状态之中,才会促使其向着另一种事物的方向进行转化,从而利于万物的化生。简单来说,就是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相互协作,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。《淮南子》中有“阳阴相接,乃能成合”的说法,意思就是阴阳相互接应才能化合出世间万物。
例如手机充电时,电池的正负极就像阴阳两极,只有电流顺利流通,手机才能 “满血复活”。自然界更是如此,四季交替、风雨雷电的形成,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。《春秋元命苞》记载 “阴阳聚而为云,和而为雨。阴阳凝而为雨,阴阳合而为雷”,古人早就看透了天气变化背后的阴阳密码。
但是要注意,一切事物在发展的起点,都会充满着阴阳和合,但是它们又总不免走向自己的反面,以至于阴阳离散,事物也就会因此从新生走向衰老,以至死亡。世间万物都是动态变化的,没有永恒的平衡。
二、“阴阳是气,五行是质”:古人的物质构成理论“阴阳是气,五行是质”源自周敦颐的“二五之精,妙和神凝”之说,“二”即天地阴阳二气,“五”即是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元气论是一种自然观,探讨了物质世界的本原。《春秋繁露》中说:“天地之气,合而为一,分为阴阳,判为四时,列为五行。朱熹也说:“阳变阴合,而生水火木金土;阴阳,气也,生此五行之质。”“阴阳是气,五行是质。有这质,所以做得物事出来。……不是阴阳外别有五行”,可见,“气”与“质两者相互配合,才会形成物质。其中,质是气的凝结状态,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再通过与五种组成事物的元素进行相合,便能生出万物。
用现代科学打个比方,“气” 就像能量,“质” 好比物质,两者结合才能形成具体事物。就像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(质)在特定条件下(气的作用)化合而成。
三、“阴阳函太极”:万物变化的终极奥秘“阴阳函太极” 把阴阳学说推向了更高维度。简单理解,太极就像一个 “总开关”,通过动静变化产生阴阳两种属性,因为具体的事物都是变动不息的,所以在每个具体的事物之中,便都含有一个动静变化的道理,即是所谓的太极之道。
比如我们的情绪,开心(阳)和难过(阴)交替出现,但背后都受 “情绪太极” 的影响。当我们理解了这个概念,就能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起伏。就像古人说的 “太极动生阳,静生阴”,万事万物都在阴阳转换中循环发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